微信掃一掃
折嶺大拱橋是一座顯著的歷史古橋,它見證了宜章縣古代交通和橋梁建筑的發(fā)展。
地點:位于五嶺鎮(zhèn)樟橋村折嶺自然村南面的樟水河上。
修建時間:該橋最初建立于明代,之后在清光緒4年(1878年)進行了重修。它曾是連接郴州至宜章的湘粵古道上一座重要的路橋,至今仍是折嶺村民通行的主要橋梁。
構(gòu)造:折嶺大拱橋的長度為47米,寬5米,高6.5米,橋的設(shè)計為雙拱式平面,以石質(zhì)材料為主結(jié)構(gòu)。從村民的記載中得知,原先存在一石碑記載著建橋的相關(guān)事宜,但是這石碑在20世紀70年代的土地整治中被埋于地下。據(jù)史料考證,東漢時期桂陽郡的太守衛(wèi)颯為了改善南北的交通狀況,以及促進當?shù)嘏c越族人民的交流,擴建了當時秦軍南進時使用的小道,改造為寬3米的古驛道,并且在折嶺大拱橋處建立了一座木橋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該橋經(jīng)過多次改進和擴建,最終形成了如今所見的石拱橋。
折嶺大拱橋不僅是一個交通工具,它同樣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價值,是中國古代交通發(fā)展和橋梁工藝的實證。對這樣的古橋進行保護和維護,對于我們理解歷史、傳承文化以及保護古代工藝都具有重要意義。
Copyright @ 2010-2021 yizhang8.com All Right Reserved
工信部備案:湘ICP備10200046號-1 湘公網(wǎng)安備 43102202000101號